優質教育基金電子學習撥款計劃 – 提供流動電腦裝置及上網支援


 


背景及目的

優質教育基金(下稱「基金」)的成立,是為了資助各項有助推動香港優質教育的計劃。

混合模式的學習,即面授課堂配合在家以電子或其他模式的學習,已是教學的「新常態」。為支援學校在「新常態」下推行混合教學模式,優質教育基金(基金)由2021/22學年開始推行一項為期3年的撥款計劃,讓公營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申請撥款,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供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借用,並為因居住環境所限而未能獲得合適上網服務的學生提供可攜式無線網絡路由器及流動數據卡,讓學生享有平等的電子學習機會,以便學校在新常態下,能有效地推行混合教學模式,促進學與教。

教育局透過不同渠道收集持分者的意見,學界均認同計劃有助推行混合教學模式及照顧清貧學生的學習需要。基金在檢討計劃的成效後,決定將計劃延續3年至2026/27學年,以便政府收集更全面的數據,規劃支援有經濟需要學生電子學習的長遠措施。

 

合資格的受惠對象

在 2025/26 學年期間符合下列條件的學生,均可受惠於 2025/26 學

年的撥款計劃:

(i) 領取社會福利署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ii) 領取學生資助處學校書簿津貼(書簿津貼)的全額或半額資助;

(iii) 經學校識別為家庭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學校可因應校情及學生的家庭背景自行訂定校本準則,以識別未有領取綜援或書簿津貼,而家庭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此類學生人數的上限為在符合綜援和書簿津貼條件下,該學年撥款計劃所受惠學生人數的 10%。

若有意申請,請參照電子通告111,並把填妥的回條以及所需的證明文件於2025年9月29日或前交回班主任。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edu/ite-qef/qef_index.html